第(3/3)页 也不知门上有没有留下痕迹。 交警面色沉重,“你稍等,我去去就回来。” 思如:“好。” 交警就拿着那子弹走了。 司机很震惊,凑到思如身边,“大姐,那子弹是什么时候打到车里来的?你之前咋没说?” 太可怕了。 那是子弹呀! 关键谁,居然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持枪。 是活腻了么! 记得上次看新闻,一个十七岁的娃儿仗着家里有点钱就玩钱,在网上买了一整套的仿真枪,在进海关的时候就被截住,然后根据收货人的信息,查到那娃,直接把他关牢房去。 以私藏并买卖枪支的罪名判处无期徒刑。 此生完毕。 他虽然买的是仿真枪,但实在仿得太真实了,国内对这一方面的规定又很模糊,就遭了。 父母亲卖掉老家的茶馆,放弃优渥的生活,去往儿子坐牢的城市,一直不停的上诉上诉。 很惨。 本来是老板,沦落到搬砖。 沧桑劳累的父母最是后悔。 “他从小就喜欢耍枪,反正是假枪,我们是想着支持他这点爱好的,谁能想到会犯法。” 后悔莫及。 司机摇头感叹:“咱这么小的城市也有牛人呐。” 思如:“要是这子弹是打到前面挡风玻璃上的。” 司机:不。 交警走到一个看起来像是队长的男人面前:“队长,有新发现。”就把手里的子弹拿给他。 队长也一惊,“这是在哪里发现的?” 交警就说道:“一个乘坐出租车的大妈捡到的,据说是事故发生时从车窗打进去的。” 队长抿紧嘴唇,目光投向那些撞在一起的车。 “去,多叫几个人,检查车辆。” “是。” 交警走后。 队长又打了个电话,请来专业人士鉴定子弹,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假的,是用白蜡做的。 他松了口气。 看来并不是报社分子。 而交警也在事发车辆中又找到了三枚子弹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