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本来是去支教的,结果,连自己都支出去了。刘欣然不知道莫念筱三人的情况,但被当成发泄欲望跟传宗接代的工具,能好到哪里去。 家里肯定到处找。 女儿说是去支教,就杳无音讯,失联了。 一直专注于工作的刘欣然父母急得一夜头发全白了。 报警、各种托关系、问学校…… 在刘欣然几人的社交账号上找到了支教地点,是长山村。而警察通过查询身份证件,也发现几人确实是购买了到某市的火车票。 并上车。 但某市跟长山村还离得很远,期间转车无数次,无法确定四人是否根据计划去支教了。 恩。 某市虽穷,却是全国有名的自然风景旅游地,分布不一。如今大学生一到放假就各种旅游。 派人去长山村。 接待的是村支书。 “什么?支教的女大学生?我咋不知道哩。” 就叹气。 拉着民警的手诉苦:“同志呀,咱村儿实在太穷了,老师都不愿意来,你能不能帮忙向上头反映一下,总不能让娃儿没有书读呀。” “唉,也不怕你笑话,你看我们的学校,就算有老师愿意来支教,没几天就走了。” “为啥?” “条件太艰苦。” “不过你给我看的那几张照片,确实没见过。” 语气很肯定。 民警当然不会全信他,又去村里走访调查。 老头儿老太。 “诶,老师?学校都荒了,娃儿们早就不上学了。” “这几个女娃真俊,瞅着像明星。” “失联?啥是失联?” “没见过没见过,咱村又穷又偏,一年都不会有陌生人来的。” …… 恩。 很一致的回答。 民警在学校里搜查了一遍,看着被打扫得极赶紧的宿舍,皱起眉头:“这里有人住吗?” 村支书一脸懵,“没有呀。” 民警转头,“没有?那打扫得这么干净?” 村支书此刻只想说一句话,城里人套路真深。 就叹道:“我是想着万一有老师来,看到村里的诚意,至少把暑假度过,娃们多认点字,总比两眼一摸黑,当个彻底的文盲好嘛。” 没毛病。 乡下人就是这么真挚淳朴。 “再说,学校经常打扫着,不会垮塌得太快。” 第(1/3)页